app | 357B | 下载 |
|
法制报告会观后感 二维码
4
发表时间:2020-09-16 16:41 法制报告会观后感一 10月16日下午三点多,翟老师在我校演播厅为我们讲解了适合小学生的主要法律知识。翟老师和蔼可亲,她先问我们:“法律是什么?”参加这次讲座的四年级同学和五六年级同学跃跃欲试,积极举手,说出自己心中的“法律”。 “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法律是用来惩罚坏人的。”……最终,翟老师用专业术语告诉我们:法律是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有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或者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证、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通过实践趋向正义的行为规范体系。并且在PPT上加以概括:国家制定、国家强制力、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统治阶级。 翟老师随后又讲起了法律的作用,法律主要有四大作用,分别为教育作用,规范作用,警示作用,惩罚作用。 和我们小学生有关的法律主要有1.民法 2.刑法 3.治安管理处罚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翟老师还在PPT上举了几个常见的案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果果(化名)在十岁生日时,得到了一万五千元和两个iPad,一周过后,同学小刚(化名)也过十岁生日,果果想将其中一个iPad送给小刚。“你们知道那一万五千元和两个iPad该归谁管吗?“同学们积极举手,争着回答问题。最后,翟老师告诉我们:”这一万五千元和两个iPad都是果果的。但是送给小刚,果果还要和父母商量。“这让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事事都要讲道理。 最后,这个法政讲座在翟老师的叮咛声中圆满结束了,而我们也通过这次活动懂得了更多的法律知识。 法制报告会观后感二 我们小朋友每天上下学,都要和交通打交道。只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看见窗外有一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骑着自行车玩耍,这时从远处开来一辆小汽车,险些撞到他,还好司机踩了急刹车,才没有酿成大的事故。从次件事件中,我们小朋友都应该吸取教训:12岁以下儿童严禁骑自行车 (电动车) 上路。 在《新闻联播》中我曾看到一个报道,有一位家长为了图自己方便,直接让小宝宝座在副驾驶位上,并且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就开车带宝宝出门了。在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这位妈妈为了避让过马路的一对老夫妻,紧急踩了刹车,虽然成功地躲开了老夫妻,但是小宝宝被甩离座椅。孩子碰撞到前面的挡风玻璃,导致面部多处骨折,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后悔不已的妈妈赶紧送宝宝到最近的医院就医,还好没有生命危险。后来,我在别的媒体上也看到了很多类似的报道,想想真的很痛心。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国家强制要求,带宝宝出行的家长,小轿车必须在后座安装儿童安全座椅。 生活中,处处关联着交通安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就连在幼儿园时,我们学过的一首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也是要求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希望大家都能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我们小朋友安全出行护航。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加要遵守这部法律,争做文明交通的标兵。 法制报告会观后感三 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法律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约束着我们。在上个星期五,我校特地请来了法律援助中心的翟老师来为我们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 首先,翟老师告诉我们是什么法律: 法律是社会规则的一种,通常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法律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工具,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随后,翟老师又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法律的分类,她着重的为我们讲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几个鲜明的案例向我们说明,其中,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小男孩的事。果果(化名)是一位上五年级的小男孩,他成绩一直很优秀,但不幸的是,他在一群坏朋友的指引下,从此便沦陷下去了。至那以后,他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上网、打游戏。他的父母发现了,只好把电脑卖了。果果知道后,便不回家,学也不上了,整天就泡在网吧里。她的父母去找他,他也不回去,还动手打了他们。 在这一起起案件中,我的感受颇深。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屡教不改。认为自己只要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做偷窃等不良行为的事,这不仅仅会给你个人形象抹黑,也会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而是继续发展下去,那么这些恶习就会深深埋在你的心里。到了那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自由的监狱。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因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一步步走上不轨之路。 我想,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犯罪行为,主要原因应该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总抱着“无所谓”的心态。 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文明的新时代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