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357B下载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灵笔作文
新闻详情

作业

 二维码 5
发表时间:2020-06-01 20:24

小学三年级时,教语文的林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林老师批作业有个习惯:时常在作业后面写下一长串评语,以此鼓励我们努力向上。有一回,我的作业字迹潦草,林老师这样批注:“此次作业写得很认真!但是与上回相比,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要努力哟!”


对于林老师这次不温不火的批评,我满心温暖,发誓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谁知,父亲看后,眉头一皱,大笔一挥,竟在老师的批语后面续写了一句评语:“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意味着退后了十万八千里,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若不尽快改正,后果堪忧!”


次日,林老师将作业本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只见林老师在父亲的评语后面回复:“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表面上后退,实则进步,假以时日,必将取得优异成绩,且拭目以待。”


面对林老师的批语,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我觉得林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她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


然而,父亲并不服气,继续在我的作业本上与林老师展开论战,他如此写道:“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


看着父亲的“神回复”,我吓了一跳。当时虽年幼,却也知道父亲这段话并不是什么“好词好句”,而是暗含讥讽。这样的批语,怎么能让老师看呢?


犹豫良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作业本交给了林老师。林老师居然不恼,而是笑呵呵地继续回复……


就这样,父亲和林老师以我的作业本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辩论,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那段日子里,我一有时间便翻阅那个作业本,默念着父亲和林老师的篇篇辩词。时日一久,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


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那场辩论的最终结果,那个充满父亲和林老师教育思想和观点的作业本,亦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散佚。然而,自那场长久的辩论结束之后,父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我有了错误不再狂风暴雨式地批评,而是宽严相济,循循善诱。可以据此推测,父亲败给了林老师。但是父亲一直不承认他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密约”: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能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孩子会因为这层“关系”而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于成长极为不利。




上一篇中国
下一篇回忆录
文章分类: 五年级作文
分享到:

2021101313423867.gif



广告
 
 
2021101313564374.gif
广告
 
 
2021101313564374.gif
 
 


 
 


 
 


 
 


广告
 
 

2021120321211975.gif